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活動 > 正文

“土而根河”系列學術講座第202期|傳統飲食與非物質文化遺産

2024-11-02

284A1

20241030日下午,廈門大學一級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人類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文學人類學學會會長、中國藝術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彭兆榮教授應邀到我院作《傳統飲食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學術講座。講座由院長阿拉坦寶力格主持。

2CAF1

彭兆榮教授用四個點展開了講座的内容。

第一點:“味道——約束的自由”。在“自由品嘗”與“專制倫理”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食物選擇背後隐藏的社會結構和個人身份認同之間的張力。彭教授以“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贊揚遊牧民族的飲食禮儀并呼籲恢複中國飲食禮儀。

第二點:“好客——餐桌倫理結構的叙事”。“好客”作為一種普遍存在的餐桌倫理,不僅反映了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也深刻地影響着飲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彭教授以“飲食:作為好客的社會表達”相較中國與西方的好客之道、主客關系,生動形象的說明了中方與西方的餐桌文化的差别。

第三點:“品嘗——文化人類學對飲食的解釋”。彭教授以中國的飲食講究色香味俱來提醒我們,其實飲食的道理也能折射出人生的道理。詳細講述了人類學眼中的食物之“共需性”、"公食性”和“共享性”。

第四點:“飲食——作為非遺的思維和記憶”。彭教授以一句老話“不時不食”講述了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民俗傳統,闡釋了中國的飲食與中醫的關系,表明了中藥的益處。明确講述了中國飲食遺産中的“品味的政治學”裡的五味調和、和而不同、細品慢咀、味覺反轉、胃口原則以及味感隐喻。

3D9B4

最後由阿拉坦寶力格院長總結了講座内容,并且再次感謝彭兆榮教授來到我院為同學們傳授飲食人類學的知識以及經驗。

1FA95

本次學術講座圓滿結束,不僅激發了同學們對飲食人類學的濃厚興趣,也為大家打開了一扇探索食物背後文化與社會意義的大門。通過深入學習飲食人類學,同學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食物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及其如何塑造我們的身份和社會關系。我們希望每一位同學繼續保持好奇心,積極參與到飲食人類學的研究中來,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内,更應該走向田野,親身體驗各地獨特的飲食習俗。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用知識的力量推動傳統與現代飲食文化的交融發展,創造屬于新時代的獨特美食故事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