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下午,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副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環境學博士後包海岩老師應邀到我院作《蒙古高原本土知識研究》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副院長楊常寶老師主持。
講座伊始,包海岩老師從《芬芳》這本書入手,繼而從擠奶技術和閹割技術這兩個視角分析探讨畜牧文化中的家畜資源,并以拾糞知識行為體系、畜糞名稱認知體系、畜糞價值利用體系等三位一體論,講述了歐亞非内陸幹旱地區畜牧文化形成的主要脈絡。
包海岩老師結合自己15年之久的田野調查分享,蒙古高原生産生活的本土知識、經驗、傳統智慧,講述了家畜糞便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細緻内容。由此說明,家畜糞便文化是畜牧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擠奶技術和閹割技術更是畜牧社會形成的骨骼。家畜糞便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從作為燃料和建築材料到護膚、調味乃至醫療用途等,這就是蒙古高原上非常重要的本土知識。
包老師的研究顯示,在現代生活中,家畜糞便文化不僅是一種物質利用的文化,更是一種包含着教育、技術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識體系。例如,用于沼氣生産、勞動教育等。此外,包海岩老師介紹了自己利用畜糞資源已開發的線香、香皂、紙尿褲等産品,并對畜糞資源的利用前景提出了富有啟發性的設想。
演講中包老師還探讨了畜牧業中性别角色的區分,特别是女性在家畜認知問題。例如,處理家畜糞便、擠奶等事務中的主導地位。這也進一步證明了女性在畜牧社會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她們不僅參與了畜牧業生産的各個環節,還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動了畜牧業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互動環節中,同學們踴躍提問,熱烈探讨了相關學術問題。與會的民族學系副教授烏日圖那蘇圖老師對包海岩老師的畜糞文化研究給予高度評價。最後,楊常寶老師總結講座内容。
本次學術講座圓滿落下帷幕,激發了同學們對家畜糞便文化重要性的深刻思考,這将有利于同學們提升自身知識技能,從而發揚更多的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希望同學們能從前人的經驗中汲取營養,借鑒他人的智慧,為自己的學術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