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土而根河”講座繼續進行。2023年10月27日上午,著名生态人類學家楊庭碩先生受搜狗百科·澳门新葡萄8884官网welcome 版權所有邀請在逸夫樓315為我院師生做主題為“生态人類學理論與實踐”的學術講座,講座主要圍繞深入理解自然災害的特點、災害的文化屬性、順應時代積極應對災害等方面的議題進行了詳細生動的講解。
楊庭碩,吉首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生态人類學家、民族學家、中國生态民族學學科奠基人之一,1999年至今任教于吉首大學,一直從事民族學,曆史學與人類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出版有《西南與中原》(1992)、《民族文化與生境》(1992)、《相際經營原理》(1995)、《人群代碼的曆時過程》(1998)、《人類的根基》(2004)、《生态人類學導論》(2007)、《本土生态知識引論》(2010)、《生态扶貧理論》(2017)等20餘部著作,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共計5項,曾赴歐美、韓國、日本和中國台灣等地講學。
一、論自然災害的特點
當下中國關于生态人類學理論與實踐的學術問題備受關注,楊庭碩老師強調應将專業知識技能應用到實踐中,在生态環境的發展變遷中,我們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在原有的學科領域面對的生态問題,在新的起點,要注重融合不同學科的特點,深入思考研究生态環境與人類的關系,特别是關于災害的問題。災害貫穿了人類文明史,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和災害打交道,災害的發生值得從多學科的視角去關注。楊庭碩老師講到要明确的災害的含義,結合内蒙古的氣候現象等提到災害的兩個特點:第一,災害具有普适性,表現在災害與任何民族的生活都相生相伴。第二,災害具有在地性,每個地區應思考人與當地環境的關系,要高度關注大自然導緻的結果,充分把握人類所能夠感知的災害,做出獨特的科學研究,堅持普适性和差異性辯證統一,正确認識問題。
二、注重災害的文化屬性 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
生态學、人類學、民族學應與其他學科進行充分的交流交往交融,做好跨學科研究,從不同學科的相知,合作,試錯,到最終走到一起,逐漸達成共識。楊庭碩老師結合不同地區的地理特點、自然災害和作物生長現象強調災害不是純粹的自然現象,是結合着曆史演變和人類理解而存在的,要在更長的時段思考人與環境的關系,從不同的視角理解災害,以更科學地應對災害。同時要注意文化建構,文化的建構促進人類達成共識,又需要很長時間,對災害的認識和理解,要深入把握民族學,人類學的學科特點,從更大的時間空間尺度去理解,吸取其他學科的豐碩成果,通過自身學科的消化吸收,發展具有實用價值的文化知識和實踐模式。
三、順應時代要求 積極解決問題
楊庭碩老師強調,生态學、民族學、人類學要重點研究災害與文化的關系以及災害相關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從人類的生産生活中認識災害,把握内在邏輯關系,在相關學科的探讨下進行溝通,面對災害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據文化對自然做出正确的響應。文化差異對于災害的定義标準是不斷變化的,關注不同文化對災害的認識和理解,從而使我國能夠更加從容應對災害問題。最後,楊庭碩老師進行了相關總結,說明災害本身是植根于人類感知,對災害的研究要嚴格區分時空場域,時間節點不相同,發生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同時将文化原因放在災害現象分析中是我們研究災害現象的趨勢所在。對災害研究的課題是具有挑戰性的,我們要順應時代要求,發現新的問題,積極解決問題,守住底線風險,從整體性系統性方面思考災害問題,這對于推動對我國多學科領域科學有效應對自然災害,優化環境質量,提升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義。
在講座的最後時間,在場師生們積極交流互動,楊庭碩老師對于現場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旁征博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一一解答,學生們表示通過這次講座受益良多,會在今後的學習中将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在自己的實踐研究中。